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日前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,截至目前,前三批150個試點地區累計建設2973個生活圈,服務居民約6000萬人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的有效載體,是保障民生需求的基本單元。當前,如何抓住數字技術新機遇,積極推動數字賦能智慧化便民生活圈,已成為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重要舉措。
歷經改革開放40多年的快速發展,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顯著提高,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。智能、高端、綠色、健康、時尚、休閑等逐漸成為居民消費的新主流。原來那種技術含量低、基礎設施舊、服務方式仍然較為“原始”的便民生活方式,已越來越不適應居民生活品質化、智能化、個性化需要。以數字技術賦能便民生活服務,打造智慧化便民生活圈,成為滿足居民多元生活需求的重要著力點。
近年來,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,積極支持便民生活圈建設?!蛾P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》《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》《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(2023—2025)》……截至目前,已經開展3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,應用5G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數字技術提升便民服務也已取得明顯成效。
伴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推進,數字技術賦能便民服務的典型案例不斷涌現。比如,上海曹楊新村街道甘泉集市打造智慧菜場,實時展示“參考菜價”“店鋪銷售排行”“交易數據總覽”“每日交易走勢”等關鍵信息,讓社區居民買菜更安心。重慶市龍塔街道將智能元素嵌入居家養老服務,通過智慧養老小程序,老年人可以在線預約助行、助餐、助醫等居家服務,讓居家養老更加精準、更有溫度。
也要看到,數字技術在打造智慧化便民生活圈方面,仍然面臨諸多挑戰。比如,數字技術的普及程度仍然存在不均衡情況,一些便民產品和服務在用戶體驗和界面設計方面仍然復雜繁瑣,影響了服務的易用性和便捷度等。接下來,要抓住技術創新與便民服務的最佳結合點,深入推進“三年行動計劃”,建設一批布局合理、業態齊全、功能完善、智慧便捷、規范有序、服務優質、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,努力實現2025年打造“百城千圈”的建設目標。
一方面,強化創新數字技術應用場景。要“問計于民、問需于民”,深入調查便民服務數智化的實際需求,圍繞需求開發適用的便民服務數智應用場景,努力實現系統功能與服務需求相匹配、相對接,確保數字技術在便民服務中高效運用。借助社區多媒體設備、微信小程序、公眾號、微信群等網絡平臺,多渠道、多方式開展居民數智教育,讓數智知識和技能、數智設備應用成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。特別是,要讓老年人在使用數字產品、數字服務時,從“心里發怵”到坦然接受,再到積極使用。
另一方面,優化提升便民服務數字治理。加強數智設施保障,確保智慧化便民服務系統運轉穩定、功能有效、安全可靠。加強網絡監管,提高網絡信息敏銳度,即時甄別、嚴厲打擊虛假信息和詐騙信息,營造充滿信任的便民生活圈網絡環境。逐步探索建立針對網絡安全、隱私保護、數字產權、數字歧視等適合智慧化便民生活圈特點的數字治理模式。配備專門維護數字化系統設備的專業技術人員,提高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和速度,及時排除智能系統的“bug”,讓便民生活圈擁有可靠的技術支持和保障。 (陳鳳仙)